中新网河北新闻10月14日电 (张桂芹)秋日,走进坐落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孤山子铁矿矿区,这座年产量超400万吨铁精粉的矿山,呈现出一幅“矿隐于绿,采而无形;绿覆其表,共生共荣”的生态新图景。
“传统的露天铁矿往往给人留下山体、矿坑扬尘四起、植被和山体被粉尘掩盖的形象。”承德京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造担任人李银说,这些年他们一边挖掘一边管理,做到了占一片山,造一片林,还一片绿。
此间蝶变,始于8年前。作为矿产资源富集之地,铁矿开发曾是这座小城经济开展的支柱。2017年,由原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加速建造绿色矿山的施行主张》。承德宽城敏捷安身县域实践,构建起“政府主导、企业主建、部分推动、社会支持、典型示范”的绿色矿山建造格式,以京城矿业集团为代表的宽城矿企参加绿色矿山管理中。
“矿山挖掘中,岩石被剥离,受地质条件影响,易构成斜边坡、高陡坡等不同地势。”李银说,各类地势结构稳定性差异显着,针对不同的地势,需求采纳不同的管理方法。
李银举例道,比方斜边坡土质结构松软,承载力低,易水土流失,就先在上面铺不透水薄膜做加固,膜上开孔栽树,以保证斜边坡的稳定性。遇到高陡坡,不光又高又陡,上面还都是的岩石,管理难度最大,经过重复试验,终究挑选在岩壁上凿出45度角、深1.2米以上的栽培孔,填入养分土,栽种养分杯麦苗,调配滴灌补水。
李银指着矿山远处的一处岩壁慨叹道,这么一套流程下来,总算让本来光溜溜的硬岩坡“活”了过来,长出了绿植。
作为宽城推动绿色矿山建造的标杆企业,该集团对尾矿库的管理,相同让“废料区”变身为“增收园”。在松树沟尾矿库区,放眼望去,梨树、秀丽海棠、板栗树等果树一排排铺展开来,枝繁叶茂。
“2020年,咱们测验培养果园,先用316亩土地做试验,栽了8种果树,累计覆土11万立方米,现在部分果树已进入盛果期。”李银说,闭库后这儿将建成约4000亩现代化生态果园,未来方案打造成集旅行、参观、休假、采摘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。
据介绍,京城矿业集团已探究出12种生态修正形式,对矿山、尾矿库及排土场进行体系管理,复绿面积达6700亩。其间,“采区生态立体修正”取得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。
走进京城矿业集团绿色矿业园区数字中心,视频监控画面里,一条地下运送皮带廊正在有序作业,传送带上,巨细均匀的矿石被平稳运送,因廊体全程关闭,画面中看不到粉尘飘散。
“这是2023年投运的运送皮带廊,矿石在采矿区完结地下破碎后,会经过这条3.5公里的地下皮带廊运送至会集破碎站。”李银指着屏幕介绍道,其他的还有一条4.7公里的地下皮带廊,专门担任废石运送。
据介绍,两条皮带廊年运送量达8000万吨,均选用“闭环运送”规划。破碎站处理后的矿石或废石从进料口精准落到传送带上,完成矿石破碎、筛分、运送等全流程关闭作业。此外,运送过程中装备机器人主动盯梢监控设备工作,有异常会主动提示。
现在,矿区从采区、破碎站到排土场,再也看不到车辆拥堵场景,传统运送带来的扬尘问题,也同时处理。
李银算了一笔账,两条皮带廊每年可削减200多万车次的车辆运送,全年削减废气排放约3.2亿立方米,每吨运费能节约86元,完成环保与效益双赢。
此间生态修正,不光让矿山提升了“颜值”,更直接改变了周边村落开展。孤山子村作为宽城榜首大村,曾因紧邻矿区深受扬尘困扰。
“矿山的‘绿色转型’给咱们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。”孤山子村党支部书记张连永说,京城矿业集团推动绿色矿山建造时,同步以矿业反哺当地,不断的进步村子基础设施建造及美丽院子改造,助力村庄复兴。
从山上向村中望去,新民居、公园、文明广场、老年公寓参差散布。而该村占地600亩的梅花园每年花期招引2.5万人次前来欣赏,带动乡民完成家门口工作。
从“矿山伤痕”到“生态果园”,从“尾矿废料”到“点铁成金”,现在,承德宽城具有“国家级绿色矿山”8家、“省级绿色矿山”3家,绿色矿山集群效应开始闪现。(完)